Menu

【2021泛.南.島藝術祭】特展推廣活動

2021/07/17 - 2021/10/31 本館


【2021泛.南.島藝術祭】特展推廣活動
延續高美館15年的南島當代藝術.繼續航行!


‧《泛‧南‧島藝術祭》官網連結:https://www.kmfa.gov.tw/SouthIslandPan/

‧《泛‧南‧島藝術祭》定時導覽:週二~周六 10:30、14:00│週日 10:30、14:30



【PAN映畫X映話】|高美館地下樓演講廳 

海洋,島嶼,兩個詞。很具象也很抽象,很簡單也很複雜。
而想進入《泛‧南‧島藝術祭》「PAN」的世界,第一關,你就需要先跟它們打好交道,交個朋友。
容易嗎?不好說,困難嗎?未可知。已經是好友?可能說不準。
「PAN映畫X映話」,讓我們透過映畫-4部電影,映話-3場講演座談,來破冰,來驗證。

(因應防疫及為掌握每場活動參與人數,需事先至官網活動頁報名)
 
疫情趨緩,克服心魔,活動試溫,8月兩場,0元放送
映畫《海洋奇緣》
8/8(日)、8/29(日)│放映時間:10:00
 
看映畫,話映畫,聽映話,單場全票150元,優惠票75元,雙場套票150元(可任選2場參加)
映畫-《只有大海知道》
9/12(日)│放映時間:10:00
 
映話- 「你知道大海嗎?」──關於蘭嶼的達悟民族以及我們的海洋基因
9/12(日)14:00-16:00
講者:王文彥/女子的海創辦人、《只有大海知道》劇照師
映畫-《男人與他的海》
10/3(日)│放映時間:10:00
映話-島與鯨。海洋之子
10/3(日)14:00-16:00
主講:
黃嘉俊/電影紀錄片導演、《男人與他的海》導演
金磊/自由生態攝影工作者、《男人與他的海》主角
映畫+映話《漂流遇見你》電影放映暨映後談
10/17(日)
時間:14:00-16:00
與談:陳潔瑤/電影導演編劇、《漂流遇見你》導演

*每場次參與人數上限視疫情情形機動調整,座位採梅花座,維持適當社交距離。
 

 展覽微講座|【藝術家現身】|泛.南.島展場 

周末的美術館,參展藝術家及特別嘉賓翩然現身,邀請您更深度認識作品,也帶來創作的第一手心得,及豐富的層次內涵,更有海外連線特別場次,敬請期待!

8/14(六)  15:00-16:30
張致中〈海不平面〉 (館外講座 @三餘書店)
主持人:金恬綺

藝術家張致中為《泛‧南‧島藝術祭》特別創作〈海不平面〉一作,此次講座將由藝術家親自深度講解其創作精神與作品意涵。〈海不平面〉是藝術家首次發表的創作,主要從科學跟社會等角度討論海並非平面的事實,包含暖化海面上升、太平洋十年濤動的大氣觀察、島嶼/濱海陸地消失等社會議題。藝術家在2017年的一次航海經驗後,透過近年來逡巡的探索與創作命題,來與遺忘多年後重新回望的家土與海洋和解,以及擁抱面對自身腳下的島嶼尺寸與陌生遼闊之間,交雜著的未知、愛與恐懼。

9/18(六) 14:30-16:00 
王虹凱〈fuengu〉
與談人: 高英傑(高一生家屬)、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人權博物館館長
主持人:胡淑雯(作家,《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編輯)

〈fuengu〉(鄒語的「山」) 是一項與原住民鄒族音樂家 Uong e Yatauyungana (漢名: 高一生, 1908-1954) 兒女高英傑和高美英合作的計畫,本講座將由高一生之子高英傑先生、東吳大學陳俊宏教授與藝術家對談,作家胡淑雯主持。〈fuengu〉以Uong e Yatauyungana音樂的傳唱記憶為引,重探在殖民/移住民 (colonial/settler) 國家政治、生命處境和文化認同的交纏處,他的歌曲如何以多重的周邊視角且不斷在漸進時間裡,與土地、遷移、放逐、囚禁、創傷、真相、歸屬等連續且無限互動對話。
*本計畫與國立人權博物館合作辦理
*Uong e Yatauyungana,音譯: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漢名:高一生,1908-1954),生於日治台灣阿里山鄉特富野大社的C’pu’u小社(今樂野村),為鄒族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音樂家、詩人。戰前戰後皆致力於鄒族之公共事務及族人生活改善。自戰前便曾構想原住民自治縣之理念,因而於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受政治波及。自1952年9月10日至1954年4月17日,他在青島東路3號的軍法處看守所被羈押長達588天,終遭當局以叛亂罪及貪污罪,判處極刑,為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2018年12月7日才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反。(取自維基百科與《高一生家書》)

9/25(六) 14:30-16:00
Yuki Kihara〈薩摩亞之歌〉
與談人:葉一飛(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薩摩亞Tatau與排灣Vecik研究者)
主持人:徐柏涵

Yuki Kihara是一名具有日本與薩摩亞血統的跨領域藝術家,更在太平洋當代藝術中有代表性地位,她的創作探討太平洋地區的身份政治、去殖民化,與氣候變遷,試圖改變單一、主流的歷史敘事。本講座邀請澳洲雪梨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葉一飛回應作品,跨越海洋爬梳薩摩亞文化中紋身、樹皮布的內涵,一觀藝術家創作歷程當中的種種

10/2(六) 14:30-16:00
邱杰森&莫珊嵐〈雅加達事件簿〉
主持人:徐柏涵

《雅加達事件簿》是以太空人造衛星遙測技術的地表影像所進行的一系列創作。此計畫結合文獻檔案、遙測影像、地圖、地誌等多樣元素,構成一系列跨歷史、跨平台與跨媒介的全球化人文地理圖/誌的創作,試圖開啟人類尖端科技的各種探尋。本講座將由藝術家組合邱杰森、莫珊嵐帶來作品創作歷程及作品所用創作方法的剖析。

10/5(二) 14:30-16:00
吳燦政〈台灣聲音地景〉
主持人:崔綵珊

為期十年的《台灣聲音地圖創作計畫》,吳燦政以聲景考古學的創作,紀錄了台灣與各島嶼間共約一萬兩千多筆的「時空」,讓聲景隨著曾經在這片島嶼上居住過的人而自成一片地圖與風景。而此次在《泛.南.島藝術祭》展出的〈想像的地平線〉中,吳燦政帶出的不僅是觀看的「視線之遙」,更多的是被觸及的「土地之近」,他以一種路徑上的航向,思索山海間影像與聽覺的肌理,順著高美館在城市中的聲景,一路跨越中央山脈直至蘭嶼,同時也提問著:「地平線」究竟是屬於誰的遙望?而「遙望」又是屬於何種生物的視角?

10/16(六) 14:30-16:00
張恩滿〈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
主持人:方彥翔

非洲大蝸牛源自東非,1933年日治期間,臺北帝國大學教授、台灣總督府衛生課技師下條久馬一,以食用養殖為目的從新加坡引進臺灣。張恩滿以常民料理中的蝸牛為媒介,啟動以探索身份認同作為起點的旅程;如同曳隨蝸牛行走遺留的黏液,從路徑探考進而爬梳各地島土歷史與帝國殖民主義之纏結。本次座談將能聽見藝術家如何從相近的歷史經驗中,探討各地文化的混雜性和轉化、族群間的深層連結。

10/24(日) 15:00-16:30
林介文X宜德思對談
主持人:徐柏涵

藝術家林介文、宜德思作為原住民當代藝術家,各自以編織、繪畫等不同手法創作,亦關注女性創作者於部族文化的傳承、台灣與太平洋諸島的聯繫等。在本次講座當中,邀請兩位在各自領域有精彩表現的藝術家對話,談談各自作品於《泛‧南‧島藝術祭》的展出及創作經驗,如林介文〈我的身體半座山〉等編織作品的文化傳承、宜德思《跳島計畫》系列的旅程所思所想等。

※入館請事先預約及購買入館門票、微講座現場自由參加。

 手作體驗工坊|美術資源教室 

公園學校常見的大王椰、水田濕地旁的莎草、產出美味竹筍的各式竹材,都是可用來編織的好材料,可製成生活器皿或運用於家具、建築…等。善用自然環境了解材料特性,體驗傳統技藝,傳承與永續資源與文化。


9.11(六)|14:00-16:30|刺竹魚筌燈罩 (付費活動,限額10名)
講師|劉哲安/藝術家

魚筌是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發展出來的捕魚文明,台灣也不例外,發展出各種同中有異的魚筌,它構成的技法、造型、美感都很適合作為現代人的我們重新認識與運用!課程將邀請劉哲安老師利用高美館園區種植的刺竹,製作縮小版的魚筌,華麗轉身為現代感十足的藝術燈罩!

10.16(六)|14:00-17:00|莎草採集及編織體驗 (付費活動,限額20名)
講師|盧建銘/撒烏瓦知部落顧問

盧建銘老師將帶領民眾了解原住民的莎草編織文化,莎草科植物為水田濕地很容易見到的野草,原住民族取其莖來編織草蓆,本次活動將引領民眾體驗莎草編織的運用與文化,了解水田濕地旁常見植物的妙用。

10/23(六) |14:00-16:30|大王椰葉編織 (付費活動,限額20名)     ***   本活動因故取消,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
講師|劉哲安/藝術家
大王椰子是日治時期所引進的棕櫚科植物,它沒有碩大的果實可供食用,落葉也常造成困擾,我們發現換一個角度觀看,將可運用它巨大的葉鞘,讓其變成友善環境自然素材的提供者!透過劉哲安老師的巧手,葉鞘將變身為質感容器喔!(學員需自備美工刀、噴水器)

*付費活動,需事先電話報名,報名專線07-5550331-262
 

 南島生態工坊|高美館園區 



在部落生活,植物是日常風景,更是生活要素。本次《泛‧南‧島藝術祭》的戶外藝術地景,復育了內惟埤農田時期原有植物,也增加了原民文化意涵植物。想更了解原鄉植物及高美館園區,歡迎一起來探索!

9.4(六)| 9:00-12:00 |南島植物導覽+湖畔植物維護工作方法|南島區+湖畔園區(限額10名)
主講|盧建銘/撒烏瓦知部落顧問

導覽南島區及湖畔區的原住民應用植物,並進階示範實作讓大眾理解湖畔園區的維護工作方法。
‧ 活動報名連結 (請點選)

9.17(五)|14:00-16:00|原鄉植物臺灣百合的復育案例及育苗實作|美術資源教室(限額20名)
主講|黃雅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台灣百合為部落原鄉植物,隨著棲地變化而減少。本次特別邀請高雄農改場的黃雅玲老師分享復育經驗並示範教學育苗方式,讓有興趣者體驗實作。
‧ 活動報名連結 (請點選)

10.23(六)|9:00-12:00|南島植物大搜查•公民科學iNaturalist app應用|美術資源教室(限額20名)
主講|洪貫捷/專業生態導遊. iNaturalist curator

南島植物大搜查為讓民眾更為理解園區的南島植物及植物群相,邀請專業生態導遊洪貫捷帶領大家運用手機程式辨識身邊的植物,運用科技讓我們更了解周遭的生態群相。
‧ 活動報名連結 (請點選)

*付費活動,參與須全程配戴口罩。名額有限,活動須知詳見官網。
 

 多感體驗導覽工作坊|泛.南.島展場 收費課程 



閉起雙眼你/妳會看見什麼?
當身體化身為一艘小船,穿梭於展間,如航行在浩瀚大洋裡。


邀請中途視覺障礙者許家峰老師帶領學員以非視覺延伸至多感體驗的方式進行導覽,有別於以視覺為導向的觀展經驗,將對於環境的知覺轉向到其他感官來認識展覽。

9.25(六)、10.2(六)| 15:00~17:00| 帶領者|許家峰/中途視障者、藝文工作者、劇場工作者
本場活動需求,參與學員須戴上視覺障礙眼鏡(因應防疫安全,現場彈性調整)


*原價150元;持身心障礙手冊免費參加,陪同者半價75元/人;高美館志工半價75元/人。
*以上費用已包含入館費用、導覽子機,不須另外購票;如已購票,可出示票根享半價優惠;參加活動視同完成線上預約參觀,奈良美智特展須另預約。


● 9.25(六) 上半場,多感體驗導覽工作坊報名網址(請點選)

● 10.2(六) 下半場,多感體驗導覽工作坊報名網址(請點選)

 

 蒂摩爾古薪舞集《Varhung~聲之身》|104展覽室 



8.29 (日)、9.5 (日)、9.12 (日) 
現場演出|11:00-11:30 工作坊|15:00-17:00


‧ 演出|
蒂摩爾古薪舞集《Varhung~聲之身》作品中回到對傳統文化的探尋,用「以歌入舞」、「聲線引導」、「呼吸轉化」、「聲線創造」四種支線營造由表演藝術為底蘊的展覽;拾階而上的梯間場域,象徵「斜坡上民族」的排灣文化,透過「呼」與「吸」的聲音迴盪,呈顯排灣族文化息脈的傳承。工作坊從排灣族特有「四部舞」開始,帶入蒂摩爾獨有肢體訓練方式引領學員認識排灣族樂舞文化。

‧ 講師|
路之.瑪迪霖 /蒂摩爾古薪舞集團長暨藝術總監
巴魯.瑪迪霖 / 蒂摩爾古薪舞集 舞蹈總監暨編舞家

● 8.29(日) 蒂摩爾古薪舞集《Varhung~聲之身》報名網址(請點選) 

● 9.5(日) 蒂摩爾古薪舞集《Varhung~聲之身》報名網址(請點選) 

● 9.12(日) 蒂摩爾古薪舞集《Varhung~聲之身》報名網址(請點選) 

*演出依高美館最新公布入館方式進場、自由參與。
*工作坊免費參加,需事先線上報名,每場次15人;報名成功後不須另外線上預約參觀,唯入館時需購買入館門票方得進場。

  參與者請著合適運動的輕鬆衣物,戴眼鏡者建議配隱形眼鏡。


以上推廣活動部分為收費課程,參與請詳閱各項活動說明,九月報名場次連結已陸續開放。
加入會員